電子廠生產電子元器件的污水所含的污染物種類較多,主要包括金屬離子、氨氮、有機物等,因此需要選擇合適的污水處理藥劑進行治理。
電子廠常用的污水治理藥劑主要包括化學藥劑和生物藥劑,具體處理方法可根據污水質量及特性進行選擇。
1. 化學藥劑(ji)
(1) 沉(chen)淀劑:生產電子(zi)元(yuan)器(qi)件(jian)的污(wu)水(shui)中(zhong)含有一定量的金屬離子(zi),如鎳離子(zi)、銅離子(zi)等(deng)(deng),可以使用氫氧化鈣、氨基磺酸(suan)、硫酸(suan)銨等(deng)(deng)化學藥劑作為沉(chen)淀劑,對(dui)污(wu)水(shui)中(zhong)的金屬離子(zi)進行沉(chen)淀處理。
(2) 氧化(hua)劑:生(sheng)產(chan)電子元(yuan)器件的污水中含有一(yi)定量(liang)的有機物和氨氮(dan),可(ke)以使用過氧化(hua)氫(qing)、高錳酸鉀等氧化(hua)劑進行處理。
2. 生物藥劑(ji)
生(sheng)物(wu)藥(yao)劑是通(tong)過(guo)微生(sheng)物(wu)的代謝作用將污(wu)水(shui)中的有機物(wu)質分解為CO2和水(shui),從而達到(dao)對污(wu)水(shui)進行處(chu)理的目(mu)的。生(sheng)產(chan)電子元器(qi)件的污(wu)水(shui)中含(han)有大(da)量(liang)有機物(wu),因(yin)此可以使用微生(sheng)物(wu)藥(yao)劑進行生(sheng)物(wu)處(chu)理。
生物藥劑是一種廣義的概念,其中可能會包括多個成份,具體選擇何種生物藥劑應該結合污水性質、溫度、pH值等方面的因素來進行選擇。常用的生物藥劑包括活性污泥、厭氧池等。
在處理含有生產電子元器件的污水時,通常采用活性污泥法進行處理。活性污泥法是利用微生物代謝作用對污水中的有機物進行降解處理的方法。
活性污泥是一種混合微生物菌體,其中包括大量的好氧菌、厭氧菌、革蘭氏陽性菌和陰性菌等微生物,能夠促進污水的降解與排放。具體的處理過程如下:
1. 污水處理前需要將廢水進行A/O(缺氧/好氧)預處理,使污水中的氨氮、COD等值得到顯著降低。
2. 活性污泥的養殖:在污水處理池內加入活性污泥,通過有氧條件下的微生物的生長和代謝作用來消化廢水中的有機物,降解廢水中的污染物。
3. 消化池: 化污水中殘存的有機物,讓有機物完全被分解后形成污泥膠體。
4. 氧化池:在氧化池中,對污泥膠體進行進一步的氧化處理,進一步降解有機物質,使其達到排放標準,以確保排放的水質達到國家排放標準。
綜上所述,活性污泥法是一種能夠有效處理含有生產電子元器件的污水的生物處理方法,能夠降解廢水中的有機物、氨氮等,最終達到排放標準,同時能夠降低廢水處理成本。
電子廠污水治理在具體的處理過程上,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處理藥劑,并通過藥劑的搭配和反復實驗調整藥劑用量和處理工藝路線,結合現場運行指標的監測和反饋等,逐步調整處理工藝,最終達到良好的污水處理效果。